手机:相总 156-536-56701
手机:李总 150-636-55678
电话:400-627-1186
成功案例
来源:极速体育吧 发布时间:2024-08-11 06:47:10
最近汽车圈里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奔驰E级的上市以及引发的一系列话题。上市前夕以一幅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优质文案瞬间引爆了汽车圈,众多厂家以效仿的方式或回应、或跟进,一幅为奔E做嫁衣的和谐画面。各大媒体对于新奔驰E级的评价,也都是 “小S级”的一片赞誉。
但是从23号开始媒体圈的画风突变,尤其是部分自媒体,陆续变成了一边倒的抨击奔驰E级外覆盖件没有采用铝合金是一种偷工减料、增加车辆危险系数的不负责任行为。言辞之激烈、各路媒体跟进之及时让众多圈里人士都诧异不已。诧异的人群中就包括原汽车之家创始人,现车和家总裁李想先生。可能是各路媒体对于铝合金车身的不专业甚至臆想的论调,刺痛了李想某根控制吐槽的交感神经,遂他在当天的微博上发了一篇“不懂不丢人,但不要瞎说”的文章。我们大家可以来看看文章的截图。
看完李想这篇文章,想要对李想说的恰恰就是这句:“不懂不丢人,但不要瞎说”。作为一名汽车行业内的公众人物,如此不严谨的发言着实有失身份。为了让李想这篇文章的错误观点不会过分的误导读者,我就当回“编辑”给李想的稿子校个错。
1、白车身不是不包括覆盖件,只是不包括开闭件的四门两盖 (左右前后门、引擎盖、尾门或者尾箱盖)。侧围外板、顶盖外板、翼子板这些外覆盖件依然属于白车身。
2、很多全铝合金车型的前防撞梁、前纵梁、门槛内外板都是铝合金结构,而这些区域结构对于碰撞的影响非常大,但是这些区域采用铝合金材料的车型的安全性却在行业内的各大安全评价标准里都拿到了高分,比如特斯拉Model S,奥迪A8。而部分全铝合金车型在B柱加强板或者A柱上边梁加强板确实会采用热成型超高强度钢,这里面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热成型钢成型性更好、板件更薄更加有助于车门铰链在B柱的布置(后门在B柱处铰链的布置容易受到B柱腔体X方向空间的影响,铝合金板件想要达到热成型钢同等的性能,更厚的板厚以及涂装的间隙容易侵占X向空间间隙)、更加有助于焊接或者拉铆工艺的空间操作等。所以像李想文中说的 “铝合金不能用于碰撞结构和铝合金安全性不高”的论调完全是缺乏调查。
3、一般轿车以及SUV钢制的四门两盖的重量大约在90~120kg左右。四门两盖以及上车体结构的外覆盖件采用铝合金是行业内公认做轻量化减重的最佳区域结构,因为这些结构都不是车体的承力结构,用铝合金的车型,轻量化减重能够达到40%左右的比例,也就是40kg左右的重量,而不是李想说的几公斤。
4、关于铝合金连接的问题,目前行业内主要是采用的是激光复合焊接、MIG焊、拉铆等工艺,车门内外板之间采用辊压包边的工艺,而铝合金的凹痕修复工艺对于目前来说就更不是问题。这一点李想依然是缺乏了解。
5、目前行业内通用的说法,一款新车型的研发投入大约都在3~5亿之间,成熟平台上的新产品研制费用还能更低,而钢制车身所占的成本比例一般不超过10%。李想这种几十亿的猜测依然欠缺调查。当然,这可能与他的车和家以及蔚来目前还没做出完整产品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李想可能还是要去准确评估一下蔚来的造车融资计划。
李想这篇本意是打脸一众汽车媒体脸面的文章,似乎最后是打了自己的脸。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作为一名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媒体平台上发声前就更应该严谨的去求证。
我们再回到奔驰E级外覆盖件不采用铝合金这件事情上来,关于媒体们所夸大的偷工减料以及会对汽车本身带来不安全的论调,笔者也表示不敢苟同。从目前网上的各路消息来看,基本上比较一致的说法都是奔驰E级的四门两盖以及翼子板采用的是钢板替代了铝合金,那么单从四门两盖以及翼子板增重来说,新奔驰E级的车重会增加45kg左右。如果说一辆C级车的重量增加45kg就会让车辆的安全性下降的话,那么是否意味着车上多撩了一个妹子或者后备箱多放了两件行李就让奔驰E级变的不安全了?全钢车身时代的奔驰E级尚且不曾被人怀疑过,多了45KG左右重量的铝合金车身就被怀疑为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就纯属无稽之谈。
当然部分媒体上所说的奔驰新E级相比海外版重200KG,这一点我也去查证过,新奔驰E级又是一款典型的中国车,整车长度和轴距都要比海外版要长,而且配置更丰富。拿E300比,国内的E300L相比海外版轴距加长了140mm,实际重量增加了145kg。如果去除45kg左右的四门两盖以及翼子板所产生的增重,那么因为140mm的轴距,增加100kg的重量,这对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并不算多。我们大家可以对比看:全铝车身的捷豹XFL,国内版比海外版增加了140mm的轴距,重量也增加了135kg;而宝马528相比海外版轴距增加了140mm,重量也增加了115kg。这么来看奔驰E这个轴距的增重就显得比较正常了。
所以这些别有用心的文章的背后始作俑者着实值得推敲。一辆车型的钣金使用了什么材料,在厂家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对于媒体来说几乎很难去识别,更何况是一辆刚上市的车型。对于一款刚上市的产品,最了解的只会是自己的人或者竞品公司的人,所以这次事件是被奔驰E级过“五关”的B还是被斩“六将”的A所推动,我们无从考证,但是能保持怀疑的权利。
当然,奔驰E级的四门两盖以及翼子板不采用铝合金这件事,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说明了奔驰对于国内市场缺乏足够的诚意,但也不会扣上“偷工减料”的大帽子。而笔者猜测奔驰在国内版本改用钢板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降低材料成本,又或者奔驰在国内尚未引进铝板的包边设备等,降低更换生产线设备的成本;二是奔驰外覆盖件的铝板在国内的供应链可能受到限制,毕竟国内能供应全系铝板的就只有美国诺贝丽斯(主供捷豹路虎),神户能提供部分型号铝板。